有不少女性痤疮患者发现,即使经过治疗病情好转,但是每次月经前1周左右,总会出现一些新发疹,使面部痤疮加重。实际上,月经周期与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是相吻合的。月经周期可分为月经期、滤泡期、黄体前期和黄体后期。在月经期(第一周),体内的雌、雄激素的分泌急剧减少,使皮肤出现低调期,此时的皮肤常常会变得干燥敏感;滤泡期(第二周),为雌激素分泌量最多的一周,该期患者的皮肤血流量增加,皮肤油脂分泌随之减少,从而使痤疮得以缓解;黄体前期(第三周),患者的肌肤进入调整期,皮脂分泌开始增加;黄体后期(第四周),即月经前1周,此时患者体内的黄体素水平达到高峰,雄激素/雌激素比值升高,或黄体素水平正常,雌激素水平降低,使得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。而雄激素/雌激素比值升高也会导致皮肤皮脂分泌增加,使皮肤油腻,毛孔粗大,痤疮在此期明冠增多。因此,临床上有部分女性痤疮患者的病情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,而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变化。
TAG:
上一页:婴儿湿疹有哪些注意事项呢
下一页:鱼鳞病肌肤干燥缺水的三大原因
相关阅读
- 2022-04-28芦荟怎么化妆品 巧吃芦荟拥有好肌肤
- 2022-04-25得了灰指甲怎么办?有三个工具,你可以试一试
- 2022-04-19青春痘红印咋办9个妙招去除痘痘红印
- 2022-04-19青春痘的有效治疗方法
- 2022-04-19青春痘和毛囊炎并不是一回事5大区别应了解
- 2022-04-19治疗青春痘你要避开这些误区